序号 | 项目名称(编号) | 来 源 | 起讫时间 | 负责人 |
1 | 基于谱随机有限元模型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吴邵庆 |
2 | ECC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剪性能及精细化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张永兴 |
3 | 风和强震作用下高耸高层钢结构焊缝疲劳劣化机理与寿命预测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李爱群 |
4 | 考虑非均质特征界面的混凝土材料破坏机理精细化分析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郭小明 |
5 | 耐高温树脂基FRP筋嵌入式加固RC构件火灾下力学行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朱虹 |
6 | 开发一种针对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的自感知非线性超声波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Yun-Kyu An |
7 | 变截面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的剪切变形及剪切屈曲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刘钊 |
8 | 考虑界面黏结滑移影响的钢-BFRP复合筋混凝土柱变形能力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孙泽阳 |
9 | 一种面向非共格性界面的分级式多尺度力学模型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糜长稳 |
10 | 典型纳米颗粒在人工湿地中的生态效应及迁移归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黄娟 |
11 | 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FRPC组合桩基本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龚维明 |
12 | 混凝土桥梁结构D区的弹塑性拉压杆模型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贺志启 |
13 | 三维电子散斑干涉全场高精度应变同步测试系统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杨福俊 |
14 | PPP项目社会风险的机理分析、动态评估与综合治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袁竞峰 |
15 | 典型重金属和药物在活性炭上的共吸附机制及强化去除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秦庆东 |
16 | 玻璃材料超高静水压压密过程的力学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5 | 孟积兴 |
17 | Analysis and design of deployable dome structures based on scissor-like elements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蔡建国 |
18 | 基于信息交互和4D模拟的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动态评价和控制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徐照 |
19 | 伴随多面体粒子破碎的散粒体系统离散元数值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洪俊 |
20 | 碳纤维复合材料腐蚀环境及状态分布式光纤多参量协同监测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刘宏月 |
21 | 地球化学特征对太湖底泥中多氯联苯微生物厌氧脱氯的影响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许妍 |
22 | 斜拉桥近场地震“活断层-土-结构”一体化分析理论与试验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王景全 |
23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智能诊断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陆莹 |
24 |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多尺度多因素耦合的耐久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涂永明 |
25 | 台风作用下大跨度缆索支承桥梁非平稳抖振多尺度分析及验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王浩 |
26 | 基于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的桥梁沉降分布式监测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孙安 |
27 | 火灾下不锈钢结构行为反应与抗火设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范圣刚 |
28 | 采用相机阵列的高分辨全场应变测量方法研究与测量系统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何小元 |
29 | 基于健康监测的桥梁结构多尺度损伤预后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宗周红 |
30 | 摩擦耗能式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墙的抗震性能评估及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郭彤 |
31 | 波形钢腹板组合曲线箱梁的扭转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丁汉山 |
32 |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持续性的前摄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李德智 |
33 | 索支撑径向开合屋盖结构体系及其运动过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蔡建国 |
34 | 基于向量式有限元的预应力空间结构施工力学分析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朱明亮 |
35 | 高性能碳纤维-索穹顶结构体系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惠卓 |
36 | 大直径FRP拉索锚固方法及其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退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汪昕 |
37 | 大型工程结构沉降位移监测方法及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杨福俊 |
38 | 国际工程中政治风险的集成度量及智能决策研究:理论、实证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邓小鹏 |
39 | 复杂环境下深水基础承载行为演化与长期性能设计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龚维明 |
40 | 重大建筑与桥梁结构地震灾变集成研究:空间网格结构地震灾变失效机理与抗震性能提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叶继红 |
41 | 混凝土桥梁后张锚固区的力流传递及空间拉压杆模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刘钊 |
42 | 有序界面微结构对压电/压磁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张培伟 |
43 | 纤维预拉杆式自定心屈曲约束支撑的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周臻 |
44 | 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接触面粘结-滑移机理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姚波 |
45 | 预制装配式ECC/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潘金龙 |
46 | 多主跨悬索桥颤振形态演化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张文明 |
47 | 火灾高温下隧道衬砌混凝土爆裂及力学行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陶津 |
48 | 用于任意曲表面变形分析的便携式原位三维变形测量系统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何小元 |
49 | 自由曲面索支撑空间网格结构形态优化及其新型节点力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冯若强 |
50 | 索杆式多稳态结构的形态、运动过程与预应力优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冯健 |
51 | 自由形态网格结构建筑造型与力学性能一体化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陆金钰 |
52 | 受约束软弹性固体表面变形与失稳形貌调控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乔玲 |
53 | 带部分约束和无焊核心的高性能屈曲约束支撑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吴京 |
54 | 泡沫铝夹心结构不同温度及疲劳荷载下的力学性能与结构优化实验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杨福俊 |
55 | 混凝土梁式桥新型隔减震装置性能和效果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李爱群 |
56 | 高铁站房大跨楼盖结构随机人群荷载效应及其MTMD减振控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张志强 |
57 | 智能预应力简支钢桁梁及其在移动质量作用下的挠度控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徐伟炜 |
58 | 一体化仿生蜂窝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陈锦祥 |
59 | 铸钢节点环形对接焊缝的疲劳力学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靳慧 |
60 |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运行脆弱性评价方法及动态监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李启明 |
61 | 基于有限元模型确认的桥梁结构概率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宗周红 |
62 | 车载和温度场作用下大跨钢箱梁桥疲劳性能分析的热点应力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丁幼亮 |
63 | 基于位移/能量准则的钢框架结构连续倒塌性能评估与控制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舒赣平 |
64 | 损伤可控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吴刚 |
65 | 基于全场位移测量的薄膜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乔玲 |
66 | 融合结构识别与风险分析的新型健康诊断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张建 |
67 | 梁柱式木结构框架抗火性能及火灾后评估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张晋 |
68 | 纤维复合材料拉索疲劳性能及其高寿命大跨结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汪昕 |
69 | 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抗风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 2012 | 叶继红 |
70 | 基于磁流变的主被动减振致稳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徐赵东 |
71 | 基础设施PPP项目残值风险动态预测与监控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袁竞峰 |
72 | 双壁多钉连接装配式钢保温筒仓结构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唐敢 |
73 | 基于塔架提升索杆累积安装的索穹顶施工关键力学分析和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罗斌 |
74 | 大跨桥梁缆索腐蚀疲劳机理与耐久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缪长青 |
75 | 大跨桥梁疲劳性能衰退的多尺度分析与寿命预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王莹 |
76 | 地震作用下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增强混凝土柱动力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吴刚 |
77 | 基于污泥特性解析MBR 中生长代谢和共代谢对雌激素的去除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杨小丽 |
78 | 钢板-砖砌体组合构件/框架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敬登虎 |
79 | 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力学行为及其地震易损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郭彤 |
80 | 典型应力状态下颗粒土宏观力学行为的微观力学分析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赵学亮 |
81 | 根式沉井竖向承载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童小东 |
82 | 基于损伤控制的RC框剪结构能量抗震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缪志伟 |
83 | 新型BFRP增强竹结构受力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吕清芳 |
84 | 基于平衡矩阵的动不定结构形态分析统一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陆金钰 |
85 | BFRP 型材-混凝土组合梁桥失效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王景全 |
86 | 带有间隙弹性连接的屈服耗能装置滞回性能和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王春林 |
87 |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体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2010 | 张建坤 |
88 | 基于塔架提升索杆累积安装的索穹顶施工关键力学分析和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罗 斌 |
89 | 基于事故前兆和RFID传感器网络的地铁施工实时预警系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吴伟巍 |
90 | 基础设施PPP项目残值风险动态预测与监控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袁竞峰 |
91 | 带有间隙弹性连接的屈服耗能装置滞回性能和应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王春林 |
92 | BFRP 型材-混凝土组合梁桥失效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王景全 |
93 | 基于平衡矩阵的动不定结构形态分析统一理论与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陆金钰 |
94 | 基于污泥特性解析MBR 中生长代谢和共代谢对雌激素的去除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杨小丽 |
95 | 钢板-砖砌体组合构件/框架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敬登虎 |
96 | 双壁多钉连接装配式钢保温筒仓结构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唐 敢 |
97 | 大跨桥梁疲劳性能衰退的多尺度分析与寿命预测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王 莹 |
98 | 基于损伤控制的RC框剪结构能量抗震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缪志伟 |
99 | 人工湿地植物、基质与微生物在污水净化中的协同与拮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王世和 |
100 | 新型BFRP增强竹结构受力性能及设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吕清芳 |
101 | 典型应力状态下颗粒土宏观力学行为的微观力学分析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赵学亮 |
102 | 大跨桥梁缆索腐蚀疲劳机理与耐久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缪长青 |
103 | 面向结构损伤预后的结构多尺度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李兆霞 |
104 | 自定心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力学行为及其地震易损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郭 彤 |
105 | 根式沉井竖向承载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童小东 |
106 | 地震作用下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增强混凝土柱动力特性及设计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吴 刚 |
107 | 考虑动荷载下土的软化效应的吸力式沉箱基础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黎冰 |
108 | 潜流型人工湿地低温域脱氮的生态过程及功能强化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黄娟 |
109 | 索支撑空间网络玻璃采光顶结构体系及工程设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冯若强 |
110 | 玄武岩纤维网格轻质抗震墙性能及加固计算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朱虹 |
111 | 基于SHMS的大跨悬索桥强/台风作用及其效应的精细化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王浩 |
112 | 井筒式地下连续墙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戴国亮 |
113 | 面向力学环境预示的卫星动力模型修正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费庆国 |
114 | 既有混凝土结构现存应力测量的环芯法研究与测量装置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何小元 |
115 | 闭孔泡沫铝吸能特性与孔结构几何特征参数关系的实验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杨福俊 |
116 | 大跨度斜拉桥风致灾变过程的多尺度分析与预测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李爱群 |
117 | 多维地震下大跨空间网格结构倒塌模式与隔减震控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徐赵东 |
118 | 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的优化设计和抗震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潘金龙 |
119 | 高层轻钢模网构架混凝土复合保温住宅结构体系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陈忠范 |
120 | 地铁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风险实时预测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李启明 |
121 | 合理利用高性能碳纤维索的新型张力空间结构及其施工技术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涂永明 |
122 | 车载和温度时变作用下大跨悬索桥结构损伤预警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丁幼亮 |
123 | 多重介质界面积分边界单元法及其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高效伟 |
124 | 新型智能混杂碳纤维复合材料(HCFRP)增强混凝土复合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杨才千 |
125 | 多重圆管式防屈曲支撑耗能装置性能和应用中关键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吴 京 |
126 | 利用粘弹性阻尼器进行结构减震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徐赵东 |
127 | 大跨结构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损伤识别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徐赵东 |
128 | 重大工程结构损伤破坏非线性效应的多尺度模拟与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李兆霞 |
129 | 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在强振下的倒塌破坏过程分析与控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叶继红 |
130 | 基于频闪照明及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三维微结构动态测试分析方法与系统研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何小元 |
131 | 混凝土梁桥D区设计的拉压杆模型及理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刘 钊 |
132 | 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与试验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陈忠范 |
133 | 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及其集成系统-复杂结构损伤预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李爱群 |
134 | 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基于随机有限元法的时变可靠度评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郭 彤 |
135 | 具有稳定二次刚度的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增强混凝土抗震结构及其设计理论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吴 刚 |
136 | 面向结构状态评估的大跨桥梁多尺度模型修正理论及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郭 力 |
137 | 薄膜结构的风荷载分析和风致响应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叶继红 |
138 | 结构劣化的时空多尺度模拟和多因素同步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李兆霞 |
139 | 板片空间结构接触共同工作研究及缺陷稳定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郭小明 |
140 | 大跨网格结构多维减振(震)控制试验与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徐赵东 |
141 | 点支式玻璃幕墙结构疲劳破坏机理及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舒赣平 |
142 | 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与试验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陈忠范 |
143 | 点连接式玻璃幕墙退化识别及寿命评估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吕令毅 |
144 | 基于时间序列图像的MEMS结构实验模太分析与动力学特征参数识别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何小元 |
145 | 预应力空间结构的可靠度与倒塌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冯 健 |
146 | 水生蔬菜型人工湿地水质改善技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吕锡武 |
147 | 基于智能预应力技术的微挠度混凝土梁桥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丁汉山 |
1 | 钢-BFRP复合筋混凝土塑性铰长度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孙泽阳 |
2 | 不确定性系统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技术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吴邵庆 |
3 | 混凝土桥梁结构应力扰动区的精细化设计理论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贺志启 |
4 | ECC加固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及精细化数值方法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张永兴 |
5 | 磁流变智能减震结构试验与理论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徐赵东 |
6 | 二氧化硅玻璃材料高压压密变形物理过程力学机理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4 | 孟积兴 |
7 |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陆莹 |
8 | 基于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的桥梁沉降分布式监测技术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孙安 |
9 | 大跨钢桥全寿命周期疲劳可靠度的评估与优化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郭彤 |
10 | 大跨度几何可变屋盖结构的形体设计、运动过程与受力性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蔡建国 |
11 | 基于电射流的3D生物打印技术的流体动力学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糜长稳 |
12 | 耐碱玄武岩纤维的组分、结构、性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刘建勋 |
13 | 治理高盐份芳香磺酸废水的离子交换树脂研制与性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孙越 |
14 | 载铁活性炭同步去除水中典型抗生素和重金属的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秦庆东 |
15 | 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抗火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3 | 吴京 |
16 | 单叶双曲面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静动力承载特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徐文平 |
17 | FRP筋增强混凝土/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ECC)组合梁受弯性能和设计方法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潘金龙 |
18 | 智能预应力简支钢桁梁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徐伟炜 |
19 | 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可靠度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陆飞 |
20 | 界面构型对压电/压磁复合材料动态断裂行为的影响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张培伟 |
21 | 地震作用下FRP增强混凝土柱的动力响应与设计理论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吴刚 |
22 | 基于网面有限元建模和人体动力学仿真的蹦床网上起跳动作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李兆霞 |
23 | 多塔悬索桥颤振形态演化机理和预测模型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张文明 |
24 | 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其增强工程结构的耐久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吴 智深 |
25 | 铸钢节点的疲劳力学性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2 | 靳慧 |
26 | 基于识别、传感和网络技术的地铁施工智能化实时预警系统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吴伟巍 |
27 | 基于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大型沉井下沉控制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穆保岗 |
28 | 多维抗震理论和方法的试验验证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徐赵东 |
29 | 既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基于时变可靠度和全寿命成本分析的维护加固策略优化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郭彤 |
30 | 索支撑空间网格玻璃采光顶结构体系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冯若强 |
31 | 路用纳米改性冷拌环氧树脂材料机理及性能发展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陆飞 |
32 | 高性能纤维复合索及其大跨预应力结构全寿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学者 | 2010 | 吴 智深 |
33 | 高精度惯导平台隔振分析与设计技术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费庆国 |
34 | 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全过程可靠优化与反馈控制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周 臻 |
35 | 斜拉桥斜拉索损伤识别、斜拉索松弛识别及斜拉桥支座位移识别方法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韩玉林 |
36 | 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连续纤维复合筋及其与混凝土界面力学特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吴刚 |
37 | 改性凹土原位修复地下水重金属/有机卤化物复合型污染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高海鹰 |
38 | 国产软钢新型耗能隔震与减震装置性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范圣刚 |
39 | 面向目标混凝土设计地多尺度本构理论及应用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郭小明 |
40 | 建筑结构多维抗震新方法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徐赵东 |
41 | 大跨斜拉桥日常运营下的整体状态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丁幼亮 |
42 | 新型圆管式BRB阻尼器的构造、选材和受力性能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吴 京 |
43 | 根式沉井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童小东 |
44 | 地震—波浪—风共同作用下海上风电场减灾控制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龚维明 |
45 | 大跨桥梁缆索构件腐蚀疲劳规律和耐久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缪长青 |
46 | 不同断裂模式下FRP复合材料与混凝土结构的粘结性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潘金龙 |
47 | 波流联合作用下大跨径桥桩涡振试验及减灾控制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戴国亮 |
48 | 桥基渗流软化的无网格非线性边界元分析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高效伟 |
49 | 数字全息干涉及其在微结构动态力学性能试验中的应用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董萼良 |
50 | 多层冷成形轻钢骨架住宅建筑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叶继红 |
51 | 预应力空间结构施工控制系统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李维滨 |
52 | 新型高效混凝土梁抗弯加固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吴 刚 |
53 | 建筑智能减振(震)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人才) | 2005 | 徐赵东 |
54 | 大跨桥梁结构以损伤评估为目标的多尺度模型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李兆霞 |
55 | 潜流式人工湿地微生物净化机理及功能强化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李先宁 |
56 | 索结构若干问题的研究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冯 健 |
1 | 电流体3D器官打印技术的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4 | 糜长稳 |
2 | 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的随机动载荷识别方法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4 | 吴邵庆 |
3 | 径向可开启屋盖结构的形体分析与运动过程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4 | 蔡建国 |
4 |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自动识别与预测方法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4 | 陆莹 |
5 |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持续性多视阈定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3 | 李德智 |
6 | 高耐久纤维编织网增强国产ECC 永久性模板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3 | 潘钻峰 |
7 | 超大跨度桥梁风致灾变全过程模拟 | 博士点基金 | 2013 | 张文明 |
8 | 斜裂缝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下挠的影响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3 | 孟少平 |
9 |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在强震下的倒塌破坏模式分 析与控制 | 博士点基金 | 2012 | 宗周红 |
10 | 含多裂纹磁电复合材料的多轴动态断裂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2 | 张培伟 |
11 | 纳米复合材料中的界面力学效应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2 | 糜长稳 |
12 |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中凹凸棒石粘土生物载体强化溶解性有机物去除的过程与机理 | 博士点基金 | 2012 | 马金霞 |
13 | 基于概率统计的结构健康诊断技术创新 | 博士点基金 | 2012 | 张建 |
14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教育部重大项目 | 2012 | 费庆国 |
15 | 现代混凝土材料微结构效应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1 | 郭小明 |
16 | 新型纤维复合增强竹结构受力性能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1 | 吕清芳 |
17 | 智能预应力混凝土梁变位控制机理及算法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0 | 徐伟炜 |
18 | 大气-路面-径流系统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形态转化过程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0 | 李贺 |
19 | 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在多维地震作用下的分布式振动控制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0 | 周臻 |
20 | 多维隔减震装置及其受控结构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0 | 徐赵东 |
21 | "改性β-环糊精的合成及其强化Fe(Ⅲ)光催化性能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10 | 邓琳 |
22 | 运营状态下大跨斜拉桥结构的损伤预警方法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09 | 丁幼亮 |
23 | 基于SHMS 的大跨度桥梁风致抖振响应精细化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09 | 王浩 |
24 | FRP加固混凝土结构在循环荷载下的疲劳损伤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08 | 潘金龙 |
25 | 建筑幕墙随机振动分析 | 博士点基金 | 2008 | 吕令毅 |
26 | 基于高性能碳纤维索的新型张力空间结构及其施工技术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08 | 涂永明 |
27 | 新型全预制装配式框架体系研究 | 博士点基金 | 2007 | 梁书亭 |